时间:2022-10-05 14:15:44 | 浏览:219
记者 国晓宁
9月26日,东昌府区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旭民,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兵,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党工委委员张双双就东昌府区闫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党委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理念,顺应民意和经济发展大势,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东昌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启动了铁西片区12个村庄和齐鲁企业百亿产业园2个村庄共14个村庄的征迁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落地储备了1.6万余亩的发展空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靠上服务,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加快存量项目建设,并积极谋划增量项目招商。目前,辖区有一大批投资强度大、发展前景好的省、市级重点项目落地在建或在谈,随着项目不断落地,将为东昌府区闫寺街道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发展的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产业振兴。一是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打造中药材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充分发挥中草药种植已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优势,依托山东久久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正在逐步建成集产、学、研、销、科普、观光、康养为一体的示范性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2022年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同时,力促深圳华侨城集团、青岛海尔生物、国药集团、鲁商集团等一批影响力大的企业前来考察交流,共谋全民大健康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大计。二是大力整治闲置坑塘,盘活村庄“小资源”助力乡村“大振兴”。结合辖区实际,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推动“坑边、坑中、水中”三大产业经济协同发展(即:发展“坑边”绿化产业、发展“坑中”莲藕产业、发展“水中”养鱼+垂钓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富余、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坑塘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改善人居环境、拓宽致富渠道、增加集体收入的共赢格局。三是全力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助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特色,优中选优选取合作对象,成立党委领班下的经济联合社组织,带动各村级经济合作社组织和村民参与,力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预计每年可为辖区企业、村集体、村民培训电商人才2000人以上,可为各集体组织和村民带来巨大的收益。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东昌府区闫寺街道结合上级优惠政策大力开展“乡村人才回引”行动,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回乡创业发展,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造就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集聚了一大批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培养的90后“新农人”种粮大户王伟,于今年8月份登上了央视一套《端牢中国饭碗》栏目,9月份以山东省2022年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的身份,在培育“头雁”项目现场,分享农场经营经验;辛王顺丰家庭农场现有土地1074亩,拥有无人植保机等耕种、收割、灌溉、运输现代农机设备30多台套,作为东昌府区第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之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1300亩,预计每亩增收600元,比纯玉米种植增收50%。
深化文化传承涵养,重塑文旅品牌形象,力促文化振兴。东昌府区闫寺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为引领,把赓续红色基因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深度挖掘革命老区凤凰集村、周店村的红色文化,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刻技艺等资源,创新性地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意转化为可观、可感、可接触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可视化、可参观性、可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发展参观游览、体验、康养度假、研学旅游、文创等多样化的业态模式,打造文化传承基地,塑造文旅品牌形象。国家级葫芦手工雕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玉成和他的徒弟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树峰被央视宣传推广。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织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工作切入点,以村庄清洁“六治”为基础,以集体共治为载体,坚持“三级组织”领航(街道党工委领航发展、新村党总支领航治理、网格党支部领航维护),围绕“三支队伍”驱动(党员队伍聚民力、人才队伍聚民智、志愿队伍聚民心),深度开展路域环境、残垣断壁、坑塘沟渠、农村“三线”四类专项治理行动,改造平交路口,高标准实施绿化提升,给老百姓们打造更安全、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多个村庄被评为省、市级美丽村庄,“秀美颜寺,生态闫寺 ”的品牌已打响。
建设社会信义体系,凝心聚力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坚持党建为引领,充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激励和约束,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力量重塑村风民风。自今年开展信义体系建设工作以来,基层党员和越来越多的群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塑造、移风易俗、尊老爱幼、志愿服务等各项乡村治理和建设中来,以隋庄村为代表的村庄甚至实现了卫生清扫零投入,一大批村级环卫保洁经费下降50%以上,“不要工钱要积分”的理念成了一种社会新风尚,“火烈鸟”、“小蜜蜂”、“爱心小剪刀”等红马甲志愿者队伍已成为活跃在闫寺群众身边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今天下午,南湖区召开东部新城年度建设推进会,对东部新城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下一阶段开发建设再研究再部署。区委书记朱苗强调,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是区委的重大战略之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用更大的魄
近日,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印发了《温州市龙湾区未来城区建设行动方案》,以公共服务提质工程、美丽生态筑底工程、数字赋能创新工程、产业价值增能工程、综合交通迭代工程五大工程百个项目为着力点,构建魅力龙湾、绿色龙湾、智治龙湾、科创龙湾、枢纽龙湾五大新
来源:人民网“院士专家企业行”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委人才办主任鲍勤勇便深入各工业园区走访,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宣传招才引智政策。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只有让人才出彩,才能助力发展精彩。近年来,该区坚
平报融媒记者孙聪利 通讯员王毛生湛河区苗张路提档升级工程已于近日大头落地,这让曹镇乡彭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彭红杰很是兴奋,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他觉得更有信心了。“俺村有10亩建设用地,因交通不便,一直闲置着。苗张路提档升级后,很快就引进了投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付国东)3月16日上午,在平桐路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李庄村段的小游园施工现场,10多名施工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整理微地形和栽植树木——湛河区第39个乡村“路边小游园”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湛河区把生态绿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余明磊)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召陵区迎难而上,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召陵区将按照市委部署,围绕‘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建设召陵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10月18日,召陵区委书记李湛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时表示。他指出,下一
“墩苗”是为了根深,根深则苗壮,苗壮则花红,花红则果硕。2022年,淇滨区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于3月7日至9日,在鹤壁乡村振兴学院举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运营官”培训班,切实为2022年乡村振兴“墩好苗”。强化“墩苗”纪律
自“护中秋 保国庆 迎二十大”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牧野区持续发力,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9月16日,区应急局联合城管、建设、商务局等部门,对全区危化品领域、工贸行业领域、建筑施工领域、燃气安全领域等
图为三河市第九中学志愿者向群众介绍三河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情况。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伟、贾可玉)“我们公安局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勤务安排,认真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针对近期的强降